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首页 > 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5日下午14:30,2025年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第八分会场——基于药事管理、药物经济性评价的医药高质量发展在沈阳药科大学播馨楼108举行。

本分会场由沈阳药科大学傅书勇副教授主持,特别邀请北京医院孙雪林副主任药师、长春中医药大学赫玉芳教授进行专家报告;评审专家还包括成都医学院昝旺副教授、沈阳药科大学黄哲教授、连桂玉副教授及傅书勇副教授。围绕着基于药事管理与药物经济性评价的医药高质量发展这一专题,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22位研究生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另有21位研究生参与了壁报展示。

在分会场专家报告环节,北京医院孙雪林副主任药师先介绍药物警戒概念、发展及相关指导文件,结合北京医院老年病诊治等医疗特色与学科建设情况,阐述医疗机构药物警戒实践,包括人员配置、管理制度及智能化实施等,还探讨药物警戒研究方向与协同治理机制,为三级医疗机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实践与研究参考。

长春中医药大学赫玉芳教授以《中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她基于全球化、资源环境挑战等背景,以TOE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组态假设,通过TFP拆解系数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梯队对比及组态实证分析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路径,单一条件不足以直接影响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提出“创新提升-政策驱动型路径”、“资源协同-创新推进型路径”、“资源整合-规模驱动型路径”三条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组态路径及具体措施。

在分会场研究生报告环节,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赵祥琦汇报了《人工智能助力药品监管的思考》,通过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药品监管的现状,提出人工智能助力药品监管目前存在信息提取、模型适应力、数据质量、监管实施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周丹汇报了《中美真实世界研究(RWS)的比较及启示》,该研究梳理了美国与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的政策与实践,并通过对比提出了关于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化建议。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张婕颖汇报了《中国监管框架下抗肿瘤药物真实世界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该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抗肿瘤药物在真实世界数据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

来自北京大学的李夏蕾汇报了《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及其对疾病负担的影响》,该研究梳理了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并得出了指南数量与疾病负担不相关,指南质量与疾病负担负相关的结论。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王奉钰汇报了《美国FDA药品监管组织机构变革及启示》,该研究介绍了FDA此次机构重组的背景,改革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改革带来的效果与挑战,并为中国监管体系提出了优化功能整合、加强专职检查员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合作能力等启示建议。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魏璟璇汇报了《我国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的经济性评价》,该研究以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为例,基于既有RCT中药师干预所带来的短期收益,通过构建模型,估算其在血压管理中的长期效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韦皓琪汇报了《我国癌症治疗的门诊报销政策比较分析》,该研究以门诊慢特病报销和大病保险为切入点,梳理全国不同省份的抗肿瘤药医保报销政策,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慢性病保障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均衡和恶性肿瘤精准减负的建议。

来自广东药科大学的杨阳汇报了《第二代AR抑制剂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该研究从模型构建、成本效益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面介绍,并得出达罗他胺+ADT治疗mHSPC具有突出的经济性优势的结论。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于佳琳汇报了《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窄治疗指数药物监管体系优化研究》,通过比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窄治疗指数药物的政策文本,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从而得出科学有效、本土适应的药品全周期监管新路径。

来自海南大学尉海波汇报了《欧盟老年用药科学监管策略及制度分析》,通过梳理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和挑战,“老年用药”战略及具体实施、药物开发阶段的监管策略,老年患者用药的风险管理与药物警戒,从而得出中国目前应对老年用药挑战的措施及启示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饶炎梅汇报了《基于罕见病目录分析我国罕见病药物上市情况》的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罕见病药物的上市情况、特征及发展趋势,得出尽管近年来我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显著提升,但仍面临进口依赖度高、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疾病覆盖不均衡等问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来自成都医学院的朱万容汇报了《中国已上市儿童用药品的开发及专利保护情况的调查研究》,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回顾性研究法,得出中国已上市儿童用药品的开发及专利保护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许晴汇报了《政府补贴、营商环境与研发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确定变量与研究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补贴对研发资金投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最优区间以及当前我国医药行业营商环境有待提高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申佳昕汇报了《创新药审评视角下适应性许可理论用于ICH E1中国化实施的思考》,该研究从创新药审评角度出发,借助理论映射与国际案例的分析对比,针对ICHE1的落地挑战,构建可行性的本土化路径。

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的李豪汇报了《4R模型视角下中日应急药品保障体系比较研究》,通过4R模型对比中日体系差异,深入剖析两国在应急药品保障各环节的不同做法与成效,为中国体系优化提供策略建议。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黄越洋汇报了《康柏西普治疗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该研究采用六状态马尔科夫模型,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对比康柏西普(CBC)与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药物经济学效果,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邵翰乔汇报了《基于多状态模型的我国晚期乳腺癌治疗路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以HR+/HER2-亚型为例》,该研究基于四状态半马尔科夫模型和微观模拟,结合RCT证据,对中国晚期HR+/HER2-乳腺癌一、二线治疗路径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兰娅菲汇报了《中国生物类似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监管框架:与美国和欧盟的比较分析》,该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和欧盟生物类似药全生命周期监管框架,涵盖研发、注册、临床应用、数据披露、命名和药物警戒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生物类似药监管的建议,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的杨欣汇报了《HTR在医保药品目录退出机制中的作用:韩国和台湾的经验与启示》,该研究借鉴韩国和台湾的卫生技术再评估(HTR)经验,分析其在医保药品目录退出机制中的应用,提出我国应完善HTR标准、建立分类体系、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库,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的秦丹汇报了《基于医院视角的GLP-1RA类药物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研究》,该研究基于医院视角,构建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临床价值、进院需求、医院管理和经济价值四个维度,通过两轮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为该类药物的医院准入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来自沈阳药科大学的陈冬越汇报了《中美网售处方药监管比较研究》,该研究对比中美网售处方药监管模式,分析两国在监管依据、主体和模式上的差异,提出完善我国网售处方药监管的对策建议,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的陈怡汇报了《Deep Seek辅助处方审核的可行性研究:基于1920条处方分析》,该研究通过分析1920条处方,评估Deep Seek辅助处方审核的可行性。结果显示,Deep Seek在基层医疗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缺陷,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准确率。

经过现场评委逐一点评与综合评议,会议最终评选出13位优秀口头报告者:赵祥琦、李豪、申佳昕、王奉钰、许晴、朱万容、于佳琳、李夏蕾、张婕颖、黄越洋、邵翰乔、兰娅菲、陈冬越。此外,还评选出13位优秀壁报获得者:任杰、张璐、马晓玲、陆成远、韩欣烘、王鑫怡、赵迎迎、贺佳淇、张轩玮、王宁、丁鹏程、秦佳丽、王星。

本次分会场以构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药学青年学术共同体为宗旨,为全国药学类高校研究生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热情,也为中外药学青年搭建了跨文化交流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桥梁。专家与同学们一致表示,意犹未尽,满载而归,并共同期待下一届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的再次启航!





  友情链接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Copyright 版权所有 网站访问统计:13020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电话:024-23986543 邮编:110016